第171节(第1/2 页)
63岁时,目睹奇特瓢型昆虫。
69岁时,完成《瓢虫记》。
……
商计死后,《瓢虫记》在尧城流传。
陆尧俯瞰城市,发现有学者在谈论这本书。
“《瓢虫记》里说,岛上的瓢虫会散发出奇异香味,连食人蟹和烈火鸡都会沉迷。真的假的?”
“千真万确。我去年朝圣时,问过好几位水手,他们都见过那种瓢虫,香气很浓郁,闻到让人神清气爽。如果瓢虫出没,食人蟹就会围着它闻味道,附近的人只要不碰瓢虫就不会被攻击。”
“真是了不起的虫子,靠香味征服了食人蟹!”
“《瓢虫记》记录,瓢虫在南方的许多小岛上出没,不过它们似乎并不能跨海,所以西大陆和东大陆都没见过。”
“写下《瓢虫记》的那位学者‘三羊皮’真是可惜啊,如果他能摆脱奴隶身份,来到尧城肯定会成为大学者。”
“能留下这样一本著作,三羊皮先生也足够留名历史了。现在大家也叫那种麝香瓢虫‘三羊瓢虫’。”
“说的也是。”
……
尧城里,对《瓢虫记》的讨论大多围绕着学术范畴。
比如说,麝香瓢虫算普通虫子还是超凡生物?
麝香瓢虫为什么会那么香?它的香气连食人蟹都无法抵挡,甘愿跟随和保护它,是否代表这是一种特殊的力量?瓢虫能不能像越野兔一样直接饲养?
等等。
但在西边的盐城,《瓢虫记》却掀起了一轮新的浪潮。
城市图书馆里人满为患,全都是来看书的。
“念《瓢虫记》,快念《瓢虫记》!”
“快快快,搞快点。”
门口学者有点无奈:“今天我都念了十遍的《瓢虫记》了……你们需要的话,买一本书回去看吧。我喉咙都要哑了。”
“我要是认字还要你说?”
“就是就是!”
“念念念,反正你也要念书,就念这一本。”
当然不是因为盐城人民爱听故事。
而是因为,他们要去抓瓢虫。
必须通过这本书了解麝香瓢虫的习性,才能确定怎么抓,去哪儿抓。
盐城街道上,像素小人们一个个装备了兜网,背上箱子,看起来人均昆虫猎人。他们互相抱团,一同赶赴港口出海,目标直指南方群岛上的瓢虫。
盐城商店里,麝香瓢虫变成了大热商品。
“麝香瓢虫制成的香球!今天限量3个!”
“可以治病安眠的香罐,纯血麝香瓢虫的结晶……”
里面卖得最好,被市民最喜欢的是一种叫做【嗅木】的东西。
这是将木头里掏空,倒入麝香瓢虫的香囊,再加上一些花瓣和香草。封好后能长久留香,而且方便携带,男女皆宜。
最昂贵的是活的麝香瓢虫。
在盐城时,陆尧只看到两只麝香瓢虫。
一只在先知多伦努努那里,他将人们送来的三羊瓢虫放入一个鸟笼里养了起来,放在神殿以增加香气。
另一只在一名叫盐袋的人手里。
他既是盐族,也是一位商人。盐袋搞到活的三羊瓢虫后,将它放在了自己商店里,供人参观,也帮助出售瓢虫商品。
麝香瓢虫的相关商品,嗅木、香罐、香球、瓢虫雕塑……正从盐城不断产出,一路销往尧城、萨尼罗、南北新大陆以及海外诸多岛群。
依靠迅猛的出口,大量粮食、木材、矿石和牛马被批量运回盐城,在城市里变成新建的房屋,更长更宽的街道。
在麝香瓢虫的推动下,盐城迎来了新一波的高速发展!
大量外来人口涌入。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商人、冒险家与寻找工作机会的人,他们流动性很大。但人口一多,城市的活跃度明显就上来了。
陆尧的神明视角看得清楚。
这背后,是市长商利和多伦努努两人的推动。
多伦努努率先将活的【麝香瓢虫】养起来,让这种昆虫变成了神圣的代名词——当然,这得到了神殿里白神的许可。
有先知领头和示范,这就变成了一个地位和品味的风向标。
商利通过市民议会大力提倡,并且联合了许多商人以瓢虫为商品,拓展出新的市场。
随着瓢虫爆火,商品大量对外输出,人口不断增加,盐城也获得了远超之前的税金,得以迅速铺开各种城市建设。
过去那标志性的港口灯塔,终于再一次伫立在盐城的西北方。可惜这回却没有了奇观雏形的提示。
陆尧觉得有点奇妙。
蝴蝶效应是从一只瓢虫开始,在像素世界里却引起了一场不小风暴。
盐城里,市民对话最密集的地方在两座酒馆,一座在城内,一座在港口。
城内酒馆外,一条对话引起了陆尧关注。
“南方的精灵湖有宝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