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节(第1/3 页)
满达海亲领一个甲喇,三千余八旗甲士,强攻东南角控军台。
所谓控军台,其实就是独立于城墙之外的堡垒,比城墙略高,用于呼应城墙防守,形成交叉火力。
姜镶在四座控军台分别布置了八门大佛郎机火炮,但在清军优势火力轰击下,损失颇重,只以东南面而言,已经只剩下三门火炮。
战斗打到最激烈时,满达海亲自着甲提刀,入城下二十步内督战,令精锐甲士反复冲击。
战斗持续了一天,直到傍晚时分,守备在台上的五百多士卒伤亡过半,最后主动投降。
大同城这边几次想派兵出城支援,但阿济格早已命新军面向城门严阵以待,此时出城无异于正中清军下怀。
随后,西南、东北角的控军台也先后沦陷。
但到六月十一日,情势发生了变化。
姜镶之弟,新任光复右军都督佥事姜瑄率两千骑兵已经迂回至清军侧后。
阿济格不得不将抽出一个甲喇调往监视堵截。
与此同时,榆林卫的姜让,已经派军直抵黄河畔,隔河相望。
山西、陕西之间,黄河湍急,但自古以来也形成了几个历史悠久的渡口。比如龙门渡、风陵渡、茅津渡、扎陵渡等等。
而靠近榆林方向的,就只有位于吴堡之侧的孟门渡。
经由孟门渡,就可以北上抵达李自成老家米脂,从而退居陕北。
由于一直以来并非前线,也不是腹地,清军在陕西的守备力量非常薄弱,合计不过三四万绿营而已,主要兵力都紧守关中,尤其是潼关、风陵渡。
故而,榆林的姜让一起兵,整个陕北几乎都望风而降,没有遇到太多抵抗,
而更为广阔的陕北地区则陷入空虚当中,对于“打通川陕,断虏一臂”的战略,明军当中诸多将帅都鼎力支持,很大部分原因就是,作为顺、西等众多农民军的首义之地,陕西可谓是军中一半以上将佐的故乡。
原本在偏头关的万练所部,也急速向东运动,接应即将后退的明军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天色刚明,尚在拂晓之时,整个大同城的明军将士已经准备好了。
经过二十多天的鏖战,清军伤亡不小,士气渐落,将卒疲敝。
明军分为两部,一部分聚集在南门瓮城中,另一部分集中在西门内的钟楼周围。
随着数声炮响,南门首先动作,千余骑兵主动出城袭击清军营寨,但很快就被清军防备力量发现,组织反击。
骑兵一击未得手,也不继续消耗,而是迅速回城。
被惊动的清军反攻南门,但凭借着层层瓮城和城门,难以快速突破。
而且侧后白登山数十里外的姜瑄所部骑兵,也无法忽略,大部分骑兵都在那边和姜瑄周旋呢。
姜镶立刻把剩下三千骑兵全部拿了出来,集结在西门瓮城之内,只待南城外清军开始攻城,这边就立刻发动,开门奔袭而出。
通过各方牵制,明军在西门外形成了骑兵数量对清军的压制,清军在北线战场一共也就一万多八旗士卒,其中骑兵约占六千余,为了应对万练、姜瑄、刘迁等人的逼近,不得不分出大量人马打援,这下子居然在骑兵数量上,输给了姜镶所部。
不仅如此,锦衣卫还特意联系了正在长城外侧反清的蒙古二楚虎尔部,对方直接从张家口直接威胁到了清军大后方宣府。
“杀出去!”
骑兵带头冲锋在最前,其次是甲士护持侧翼,最后其余大军跟在后面。
他们并不需要走太远,只需抵达距离大同城不远的大同左卫即可,届时万练的人马便会过来接应。
阿济格这才反应过来对方的意图,连忙让赵良栋率军前出缠住对方。
但这一次,清军也体会到了缺乏骑兵的窘境。
曾经在江南战场上,明军所遇到的尴尬,又在清军身上重演,并且这地方可比水网密布的江南更适合骑兵奔驰。
“围射!”
骑兵将领正是胡国鼎,他带着三千多骑兵分为数队,以弓马、火器袭扰对方阵型,令其不得不就地结阵,难以快速进展,而且此时天刚拂晓,明军本就是突然出城,清军大营反应不及,临时动员过来的部队散乱不堪,被轻易击退。
快一个时辰后,清军大营才算重新整顿,派出八旗骑兵追击。
可阿济格也是慌了头脑,他目前麾下可用骑兵不过两千,除了哨骑、护卫以外,一共也就一千五百骑可用,大同镇骑兵虽说不如八旗,但也并不平庸,哪里会如此不堪一击?
大军行出数里外,就发现了身后跟来的骑兵,姜镶一个骑令,胡国鼎所率的明军大队骑兵便折返回去。
到了明清之际,骑兵之间的交锋已经不再是纯冷兵器的搏杀了,三眼铳、掌心雷、火枪,也成为了战斗中的常客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