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8节(第2/3 页)
定然是那个楚楚,是她带人来报复了。”
很可惜带人围剿苗寨之人并不是楚楚,是天生占据在高位手掌生杀大权的上位者,这一晚的惨案,那将是她终其一生都难以忘怀的血腥噩梦。
而楚楚在做什么呢?
她听着李楚的汇报,感觉脑门有些疼,不由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:“找不到一年两熟的禾本?”
李楚恭敬的弯腰,点点头道:“我们的人乔装在交趾各地进行走访,都没有寻到一年两熟的水稻。”
他试探的问:“女公子,是不是你记错了,这里压根没有此物?”
楚楚摆摆手:“不会的。”
她起身踱步,历史上记载,交趾有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水稻,这件事不会错的。
楚楚来回走了几步之后,她一拍脑袋。
或许交趾所谓的一年两熟的水稻,实际上就是能一年种两季的双季稻,而不是她以为的再生稻!
楚楚忍不住呼出了一口气,终于知道为什么他们一直找不到禾本的原因了,便道:“你去询问此地的人,有没有什么地方的水稻,是能在收割春稻之后,便开始复种水稻的。”
李楚闻言甚是不解:“水稻在秋天也能种得活吗?”
众所周知,在四季之中,春季是草木开始生发之时,到了夏天就是草木最盛的时候,而转到秋天之时则草木凋零,冬季草木枯萎而死,到了春天又继续枯木逢春进行生发,这是四季规律。
若是到了秋天,水稻还能种活,便是违背了自然规律,因此李楚心中有疑惑,也是情有可原。
楚楚道:“你们按照我的说法去寻就好了。”
李楚便只好压下心中的疑惑,再次派人下去寻找能一年种两季的水稻。
他以为寻找水稻的事情需要耗费不少的时间,没想到才不到一天,他就在一个小镇中,从当地的百姓口中,打探到了能春秋两季都能种活的水稻。
这让李楚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。
运气也未免太好了吧?
他有些不可思议的询问:“这水稻真能春秋两季都种活吗?”
当地人点点头:“七月水稻收割之后,便立即将晚稻种下去,到了十一月便又能到了收成的日子了。”
那当地人又叹了一口气道:“就是晚稻的收成赶不上春稻。”
李楚知道水稻要是真能一年两熟,那么粮食的产量将大大增加,心中顿时激动了,又派人悄悄打听了好几天,知道此地的水稻确实能种春秋两季,便花钱跟当地人买了不少的粮种。
等将粮种拿回给楚楚邀功后,他忍不出挠了挠脑袋,试探道:“没想到这交趾竟然还真的有一年两熟的水稻,女公子带兵前来之前,莫非是之前就已经打听到了一些消息了?”
而楚楚还在思考。
若是所谓一年两熟的水稻是双季稻,想来以长江以南的气候,是能将这双季稻种活的。
历史上双季稻得到推广,已经是在宋元时期的事情,在此之前,除岭南外的地方百姓,其他地方是并不知道种植双季稻的。
当然现在水稻也还只是属于杂粮,种植的普及率不高,因此中原地区不知道种植双季稻也是正常的事情。
楚楚闻言摸了摸鼻子,想了想便解释道:“之前在家中看书,翻到了一本《异物志》,上面便记载了交趾有一年两熟的水稻,这才带兵前来,倒是没想到真给找到了。”
她上前拍了拍李楚的肩膀:“这次咱们回去,到了我舅父面前,这里面的功劳,少不了你的。”
李楚立即稽首,恭敬道:“喏。”
楚楚上前拿着水稻的种子仔细观察,神情微微发愣。
东汉末年开始到处都在战乱,到处都在死人,人口锐减,若是能将双季稻进行推广,是完全能够养活这个三国时期的人口的。
如此便也不需要搞什么不一定能搞成的杂交水稻了。
楚楚沉思了一会儿,便听到孙策和周瑜两人都已经回来了。
她便立即回神,开心的除了帐子迎上去,报喜道:“两位兄长,我们已经找到一年两熟的水稻了!”
孙策倒是穿了一身绯红的衣裳坐在马上,正好夕阳洒在了他的身上,好像是给他渡上了一层金光。
他闻言微微挑眉:“这里还真有一年两熟的水稻啊?”
楚楚狠狠点头:“有的。”
她随后看了一眼周瑜,见他一双桃花眼也带着一抹笑意。
楚楚以为他也是为她找到了禾本高兴,便道:“要是这水稻能适应江淮的气候,以后江淮的百姓,就不会再饿肚子了!”
第章 回寿春了
交州事毕,众人便要回寿春了。
在船再次经过漓江之时,楚楚让众人修整了几日,便拉着孙策和周瑜两人一起骑马去了始安县。
此时的始安县人烟稀少,楚楚没有入城,而是顺着支流到了一个没有人居住的山窝窝。
她大致确定了一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