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(第1/2 页)
刚到门外, 那侍人就止步,让盛拾月独自踏入里头。
许是这几日都在陆陆续续下雨的缘故, 木楼中湿气凝聚, 泛着股难言的潮味,盛拾月目不斜视, 大步踏上台阶, 余光偶尔瞥见周围, 总觉得这楼怪异得很, 墙壁、木柱都画着些神神鬼鬼的东西, 还有铜镜、桃木剑之类的摆设。
脚踩台阶,发出砰砰砰的脚步声, 转眼就已至九层。
穿着靛蓝道袍的盛黎书,斜靠在马蹄曲尺纹的桃木罗汉床中,身后设玉雕屏风,刻玉树、琼楼、仙鹤,组成海上仙山的意境,罗汉床中间放了一张矮桌,黑白棋子有序摆放,手中捏着一个棋子,似在垂眼思索。
“盛九给母皇请安,母皇万福。”
盛拾月沉声喊道,如上次一般磕头跪下。
随着话音响起,棋子也跟着落下,发出“啪”的清脆声音。
盛黎书这一次并未冷落她太久,视线未曾从棋盘上挪开,隻道:“这几天都快把整个汴京跑完了吧?”
盛拾月的脊背一僵,继而又很快松下,有一种意料之中的泰然,答道:“差不多跑完了。”
盛黎书“呵”了一声,不曾掩饰语气中的嘲讽,又问:“谁见你了?”
盛拾月直接道:“无人愿意见我。”
棋子又一次落下,旁边的香炉燃着沉香,味道有些浓,掺着木屑潮味里,闷得心慌。
盛黎书不曾叫她起身,她便一直跪着,额头抵着地板。
盛黎书再问:“那你过来做什么?”
压着地板的手不禁曲起,盛拾月一字一顿道:“为宁清歌伸冤。”
她声音不大,没有刻意提起声调,只是十分郑重,像是翻来覆去想过,然后无比慎重的开口。
“盛九要为大梁丞相宁清歌申冤。”
“替我的妻子申冤。”
捏在指尖的黑棋翻转,盛黎书终于偏头看向她,盛拾月依旧跪在地上,看不见她神情,却能感受到对方落在自己身上的视线,眸光幽深的审视。
此时天色暗淡,红日掉入山中,连余辉都被抹去,一两星子钻出,镶在灰蓝的天幕中。
观星楼居于皇宫右侧,离后宫稍远,所以周围很是寂静,只能听见些许风声和虫鸣,还有盛拾月的心跳声。
“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?”
“盛九很清楚,”盛拾月接得很快,立马又道:”既然文武百官不愿直言上谏,那盛九来。”
她终于直起身,瘦削脊背如小青竹一般,正正目视着对面,再一次开口道:“宁清歌无罪。”
她没有说理由,自盛黎书问出第一句话开始,她就明白,盛黎书并非什么都不知道,相反,她甚至什么都清楚,哪怕是一个小小纨绔皇女的动向,所以她隻说宁清歌无罪,如同宁清歌在朝中所言的那样。
有时候有没有罪,其实只是一个人说了算。
可当盛拾月真正抬眼瞧见对方时,眼眸又一晃,不自觉抿紧嘴角,宽袖下的手微微颤抖。
另一人姿态依旧闲散,垂眼俯视着盛拾月,将她的恐惧收入眼底,不知想了些什么,好一会才说了句:“你一点也不像你阿娘。”
盛拾月身躯一抖。
可事实上,盛拾月五官轮廓都像极了皇贵妃,不曾捡得盛黎书半点,而其他在世皇嗣都也是如此,多与自己母妃相似,与盛黎书相同,生有细眉丹凤眼的皇嗣,唯有废太女一人。
许是盛黎书自个也想起什么,瞳孔虚晃了下,没了焦距。
在这难言的凝固氛围里,盛拾月恍惚了下,竟又想起往事。
景阳宫也曾热闹过。
那时的大梁正是欣欣向荣之时,文有宁相,武退匈奴,新君任贤革新,储君睿智,其余皇嗣皆聪慧灵敏。
虽未定皇后,可将门叶家出身的皇贵妃已足够尊贵,膝下盛拾月年幼,与储君感情甚好,好到夜夜都要与皇姐同睡一床,否则就抱着被子嚎,连最爱的阿娘都不要。
而盛黎书乐得如此,常常将盛拾月往大女儿那里一丢,便揽着皇贵妃去逍遥快活。
人们总说后宫里都是勾心斗角、暗潮涌动,可盛拾月隻觉得那时的景阳宫才能叫做一个家。
母皇虽忙,却会将她抱在膝上打趣,阿娘宠溺,不要她学文学武,偏教她歌舞,偷偷带她溜出去玩闹的皇姐,时常跟着她们身后的五皇姐,还有会带来各种新奇玩意的小姨,就连天天琢磨着如何夺位的三皇女都觉得有趣。
那时的大梁,可真好啊……
垂落在身侧的手骤然紧握成拳,盛拾月入宫时曾一遍遍告诫自己,忘记、压住、不要想起。
可还是被盛黎书的一句给轻易击溃。
她几乎是不过脑子地脱口而出,问:“那太女呢?与您像吗?”
盛黎书骤然回神,眼眸瞬间变得锐利深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