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节(第1/2 页)
谢景明见得一道白影伫立,红纱蒙眼,赤色一线。
只一眼,他便令自己扭转头,莫要贪恋。
洛怀珠闭眼躲开拍来红纱。
再睁开,只见谢景明已策马跟上,蜂腰削背,幞头垂下软布随风轻摇。
朝中措
今岁冬猎安稳度过, 没有波澜生。
一眨眼,年关便悄然降临;又一眨眼,细雨来袭, 方知春信至。
婚期渐近, 洛怀珠忙得不可开交。
诗社的人见她还不忘过来收集近些日子的诗词,用书卷掩唇揶揄她。
洛怀珠只道:“舅舅希望三娘做个洒脱的人, 即便嫁人, 也当要做自己,而非谁人的妻子、媳妇。”
经她挑选的诗社成员, 早已剔除拥戴腐旧老思想的人, 剩下的都是些极其有想法的年轻少男少女,闻言只有欣赏。
“不亏是墨兰先生, 当世第一人尔!”
洛怀珠捧着那一堆稿子,笑着离去。
诗社向外收稿的事情,他们方才施行半年, 至今共出了三本诗词册子,但凡是写得好的诗,无论出身高低, 都有录用的机会。
此册投放在京师各书铺中发售,初时并无几人购买。
直到上岁冬猎,她带上几本去狩猎, 赠了一套给吏部侍郎, 让对方惊呼“寒门之中,果真有才子耶”。
此话,吏部侍郎当着一众人面前感叹, 洛怀珠转头就令人写进小报里。
冬猎后,半个京城的学子都从中知晓此事。
至此, 诗词册子才开始赚点小钱。
洛怀珠也将录取的稿子,设上稿费,贴在他们赁的一座小院门前,面向所有学子收取诗词稿子。
小报和诗词册子,也慢慢向着京城以外的地方出售,不再光靠商贩倒卖出去。
不过有些学子不善诗词一类,更擅长实用的策论,上月诗社内部商议过后,决定将诗社的文册增加一个策论的版面,并向外收稿。
侍中傅伯廉的二子傅仁瑞,本在崇文院做事,翻阅典籍后,先汇出一本历朝策论集。
他们打算将这些策论分批录入每一期出售的文册里,这样一来,定能引得学子们争相购买。
诗社的事情如火如荼进行。
暗地里,小报《崔四郎传》也书写到第十三回 ,准备付梓。
昏礼前两日,洛怀珠还在点烛彻夜改稿,觉得不够得劲,磨着即墨兰给她文中那一篇《过荆论》润笔。
荆,乃大乾往上数,第五个朝代。
即墨兰被迫熬了一夜,以至于大婚当日,青着眼黑着脸,被误认为极其不情愿嫁外甥女。
也许不算误认,他的确不想洛怀珠嫁仇人之子以复仇。
然而不管他愿意不愿意,洛怀珠主意已定,谁也劝服不了。
春风三月,十里红妆,红绸铺地。
京师已许久没有那样热闹。
洛怀珠闭眼坐在车里,听着外头沈妄川骑马绕车三匝的动静1,想的却是京中近来有流民,言道京师北去千里远的上北平原,营州一带春汛滥发,田地被淹一事。
朝堂之上,还没有消息传出,到底由谁前去处理。
不过上北平原春汛,并非今岁才有之事,且他们大乾向来惧怕春汛不足,鲜少有春汛滥发之事。
一看就知道有人在中间做了手脚,唐匡民怕又得发一顿怒气。
此时此事,便是一个烫手山芋,谁接谁难办。
车子辘辘滚过武学巷,向着南薰门里大街而去。
微微摇晃的车内,洛怀珠手中的扇子就搁在膝盖上。
许久,车停。
她才重新拿起绣有双喜的吉祥纹团扇,遮挡在脸前,等着车门打开,从容走出去。
青色的裙摆,扫过脚下马车铺垫的厚毛毯子,落地踩在席子上。
“新妇出车,福气绵泽。”
“传席入门,喜气盈门。”
“马鞍跨一跨,平安祥瑞不愁煞。”
“灶台老爷拜一拜,从此米粮满布袋。”
“入得百枝帐,百子千孙长。”2
……
傧相嘴里不停冒出吉祥话,对应着每一道礼节。
洛怀珠垂着眸子,脸上摆出新妇大方微羞的表情,跟着完成一道道仪礼,直到拜完堂、却扇、吃同牢盘里三口饭、合卺、梳头合发……
诸多繁琐礼仪完成,才将青庐帐子合上,闲人退出去。
帐内只剩下她与沈妄川两人。
尽管眼神明亮,洛怀珠还是看出对方眼后深藏的疲惫。
昏礼从黄昏开始举行,到如今已是深夜,过不久就得到天明了。
沈妄川看着烛火下满头金钗翠钿卸下,细细轻柔长发披散,一身绿装的洛怀珠,袖摆里的手微微缩了一下。
烛火光晕朦朦,如轻纱似月华,将眼前所见变得有些不真实。